close

  原標題:新加坡“地溝油”事件敲響食品安全警鐘
  國際在線報道(記者 孫牧寧):新加坡近期發生的一系列與“地溝油”相關的事件,引發了當地輿論的廣泛關註,在該國敲響了食品安全的警鐘。
  上個月,一對男女因為在一餐飲中心周圍的下水道中抽取地溝油被周圍的居民舉報,遭到新加坡環保局的調查。在調查中,這對男女供稱,抽取“地溝油”是為了進行生物柴油的提煉,並不是用於食品製作。無獨有偶,在3月3日,兩名新加坡籍的男子也因為相同的問題遭到新加坡當局的調查,聘用這兩名男子的公司老闆也被警局帶走問話。據稱,這家公司擁有生物柴油的生產資質,但卻並不在新加坡環保局承認的廢油與垃圾回收企業的行列之內。
  “地溝油”事件的連續發生,也引發了新加坡社會的憂慮,儘管兩次事件的嫌疑人都聲稱,廢油用於提煉生物柴油,但是新加坡社會輿論依舊認為,有人會在這個產業中,通過某種方式將“地溝油”流入食品市場。
  儘管發生了本次的“地溝油”事件,新加坡的食品安全在全球範圍內也還算是非常好的。僅有400萬人口的新加坡,90%以上的食品依靠進口,因此新加坡對食品檢驗檢疫和銷售都採取了“從源頭到盡頭的政策”,進口食品還在母港時,新加坡就派出檢疫官員進行檢查,而進口之後,任何銷售過期、有毒食品的商販都將面臨新加坡法律的重責。據瞭解,新加坡政府每年在食品檢驗檢疫上投入的資金均超過10億新元(約合50億元人民幣),這也充分反映了新加坡政府對食品安全的重視。
  本次的事件發生在新加坡國內,可謂禍起蕭牆之內。儘管新加坡對於廢油的回收和提煉也有嚴格的法律控制,但是新加坡所處的地域食品安全環境相對複雜,很難保證這些被不法回收的“地溝油”不會通過以廢油提煉為目的出口到外國,然後作為成品油再次進口的方式,回到新加坡市場。
  新加坡與馬來西亞相鄰,馬來西亞的食品安全環境相比較新加坡,要複雜的多。公眾熟知的對燕窩進行染色出售的“血燕”事件,就是近年來發生在馬來西亞的重大食品安全醜聞。而本次新加坡“地溝油”事件,也多次出現了馬來西亞廢油回收提煉企業的身影,但是考慮到新加坡本身完善的食品安全監管體系,相信該國有能力處理好這次食品安全危機。
  最完善的外部保護措施,也難以避免內部發生問題帶來的傷害,可以說本次“地溝油”事件為新加坡食品安全問題敲響了一次警鐘。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or56orpxy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