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廣路上,多個井蓋密集地分佈在路上。新京報記者 薛珺 攝
  北京城市道路下的市政管線主要有雨水管道、污水管道、給水管道、電力電纜管(溝)、信息管道(電信和歌華有線等)、燃氣管道、熱力管(溝)、再生水管道等,各管道需要在規定長度內,設置井室以滿足通風、維護檢查等功能,即人們俗稱的“井蓋”。
  近日,新京報記者來到金台路與朝陽北路交叉的十字路口、京藏輔路、兩廣路等地實地探訪,發現這裡的井蓋密佈,且高低不平,仿佛一個個“地雷”,顛簸著過往車輛,有時還伴隨著“咣當”的聲響,給行車安全帶來隱患。
  地點:金台路與朝陽北路
  車流中繞井蓋幾乎不可能
  在北京繁華的東三環外,金台路與朝陽北路交叉的十字路口異常繁忙,川流不息的車輛通過路口時都會經歷一番或大或小的顛簸。
  新京報記者統計發現,在這個路口共有45個井蓋,遍佈在路口各個方向,有的在路中央,有的在斑馬線上。在密集行進的車流中,汽車要想繞過這些井蓋幾乎不可能。
  根據這些井蓋上的標示判斷,這些井蓋歸屬涉及雨水井、污水井、電力井、自來水井、電信井、有線電視井等。
  在金台路上,每隔五十米左右就會有一個井蓋出現在行車道上。
  一位經常開車路過此地的司機稱,這些井蓋曾經整治過,工人用瀝青為下陷的井蓋與地面找平,但是沒有兩年就又不平了。有的井蓋壓過去還會發生很大的響聲。
  而在這條馬路西邊的自行車道上,幾乎每隔5米就會出現雨水或污水井蓋。
  地點:京藏輔路
  每隔幾十米就有“成對”井蓋
  京藏高速公路四環到五環的輔路,是清河地區進出城區的主要道路,大型居住區回龍觀每天也有大量汽車從輔路進出城區。然而這條路上每隔幾十米就會有成對出現的井蓋,且幾乎都有下陷的情況。
  回龍觀的業主嚴小姐稱,她每天上下班都要開車走這條路,4S店的維修技師說她的車減震系統明顯比一般的車壞得快。幾乎每隔一兩年就能看到施工人員將井蓋與地面做成一個平面,但是過一段時間又會變成“坑”,讓汽車顛簸。
  地點:兩廣路磁器口
  兩廣路上像在駕校“過障礙”
  在兩廣路磁器口附近,主路上有一串十幾個井蓋,這些井蓋相隔只有幾米,車快速駛過會有比較劇烈的顛簸。其中一段東向西道路有一個向南拐的小彎,多條車道也隨之一起轉向,但車道內一串十來個井蓋卻筆直向西,車道內行駛的車輛不可避免地軋上井蓋。很多不瞭解情況的司機看到這連成串的井蓋會緊急制動,或突然並線意圖繞開,極容易造成事故。
  有司機表示,兩廣路上的井蓋凸凹不平,駕車時有越野的感覺。為了繞過這些井蓋,就像在駕校練“過障礙”的感覺。
  ■ 探因
  井蓋密佈源於產權單位眾多
  相關人士稱地下空間有限、遷移難度大致井蓋占據道路,因其功能各異無法整合設立共用井蓋
  一個井蓋就意味著一個檢查井,它們又分屬排水集團、市公聯公司、電信運營商、熱力集團、自來水集團、燃氣集團、電力公司、有線電視光纜等部門。
  北京的檢查井到底有多少?有關部門沒有給出一個準確的數字。有媒體報道,2004年北京的檢查井就已經有60多萬個。
  能不能將井蓋遷移至不影響交通的道路旁邊,能不能將地下管線統一安置在一個大型管道中、減少井蓋的數�
  相關人士表示:難。
  井蓋為何依道路設置?
  北京市規劃委相關負責人說,城市道路除承擔交通功能外,還是各種市政工程管線的載體,按照國家規範要求安排八種主要市政管線。“從市政管線規劃的角度來講,我們一般將市政管線優先安排在道路兩側綠化帶、人行步道和非機動車道下,便於日後維護,也利於機動車的行車安全”。
  但他坦言,隨著市政管線種類增多、管徑加大、各管線間需保持一定安全凈距等原因,使得部分管線不得不進入機動車道以下。
  井蓋為何不設在路邊?
  “這些管線和檢查井的分佈也是非常有講究的。”北京城市排水集團第一管網分公司經理田志勇表示,“根據這些年的規律來看,都放在路邊根本擺不開。有時,一條道路可能鋪設十幾條管線,地下空間資源非常緊張。又比如,雨水、污水管線要有一定傾斜角度,埋深從3米到幾十米不等,所以一般埋深最深的埋在路中央,一般每隔50米還會設一個檢查井”。
  為何不能建共用井蓋?
  有部分市民建議,這些管線能不能集中在一條大型管線中統一鋪設,大幅度減少檢查井數量。
  業內人士介紹,除了建設年代不同、初期缺乏統一規劃外,每一類井的要求也不盡相同,這也是管線共線難以實施的原因之一。比如雨水井最好建在混凝土側牆以避免井池塌陷,而自來水井就不能用混凝土地面,而是利用土壤保持水分吸收;路燈管線、交通信號的管線相對比較淺,而雨污水、燃氣管線、供電電纜、電信管線等管線的建設深度就深。因此,各種檢查井蓋不能化整為一,把幾種管線放在一個檢查井內。
  井蓋為何難遷移?
  道路擴建,原本在路邊的井蓋變到了主路上。是否能隨著道路擴建把地下管線也遷移到路邊?
  田志勇表示,遷移難度非常大:“先不說把現有道路刨開的難度,市區很多地方管線幾乎都已佈滿地下,根本就沒有條件遷移管線。”
  有業內人士表示,一條地下管線遷移,很多時候需要多條附近的管線一起遷移。但管線產權單位不一樣,遷移難度增加,產權單位利益很難均衡。
  井蓋為何高低不平?
  巿規劃委相關負責人介紹,道路竣工通車後,瀝青混凝土的路面,會環繞井蓋邊緣10到50釐米。由於受車輛反覆碾軋,路面和井蓋間縫隙逐漸增寬,繼而形成井蓋失穩、破損、輕微下沉等問題,車輛行駛時輕則發出“哐哐”的噪音,同時影響車輛行駛的平穩舒適性,重則造成交通事故。
  ■ 解決
  高速路快速路
  主路不設井蓋
  井蓋密佈,其中許多與地面不相平,存在著顛車、異響等問題,影響駕駛者的駕駛舒適度,也容易導致事故發生。
  北京市政部門有關負責人表示,目前對於問題井蓋的治理,存在著三個難題:國家目前沒有針對井蓋塌陷的標準、問題井蓋治理歸哪個部門負責管理、協調產權單位沒有明確、缺乏治理經費。
  解決井蓋影響交通的原因,北京市規劃委相關負責人建議,一方面要嚴格施工質量和標準,在機動車道的井蓋,應優先採用具備防響、防滑、防盜、防墜落和防位移功能的“五防”井蓋。同時,加強日常維護,應及時治理隨時出現的損壞。
  “城市快速路、高速公路的主路範圍內不安排市政管線。當市政管線較多,受道路空間限制,部分管線不得不進入主幹路及以下等級道路的機動車道下時,需要結合車道線和車輛行駛特性進行統籌安排。”這位負責人說,同時,建議在機動車道下敷設市政管線時,需結合機動車行駛特性、車輛輪距特性、車道線施劃方法、井蓋尺寸特性等進行綜合分析,優先考慮將檢查井蓋敷設在機動車道線上或者是機動車道正中心線位置,儘量減少機動車車輪對井蓋的碾軋。
  市政部門建議,市民發現井蓋顛車或異響,可以撥打問題井蓋的產權單位熱線電話來報修。
  本版稿件採寫/新京報記者 饒沛 馬力  (原標題:磁器口主路井蓋成串 開車似越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or56orpxy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